《黑龙江社会科学》
到底什么是“现代经济学”?是否只有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才是“现代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接轨”是什么意思?中国是否应该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这些是我们现在学习、创新、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回避、必须弄清的首要问题,否则就难言创新、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现代经济学”概念的误区
一些学者所说的“现代经济学”实际上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而且认为这是当今世界唯一的经济学,主张中国的经济学学科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与现代经济学接轨。笔者觉得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存在严重失误,需要加以厘清。
现实中的确至少存在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东西方经济学这样两大类本质不同的经济学,不是只有唯一的“现代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学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而且是唯一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存在及其科学性、合理性。
另外,各个国家的经济情况都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以各个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而产生的经济学必然各具特色。现实中的确也存在以各个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反映各国经济特征的国别经济学。恩格斯在著名的《反杜林论》一书中早就指出:“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即使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也不是只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还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
的确,科学的经济学只可能有一个,其他的是不科学的或者不完全科学的,但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来的经济学发展史来看,实践证明,科学的经济学不是所谓抽象的“现代经济学”,更不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失败的,因此现在全世界有不少著名经济学家都在批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经济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在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科学的方法只有一个,但不是现代经济学的规范方法,更不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而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一些学者所说的所谓的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流行的一种格式化或者说公式化的经济论著的写作方法,并不是科学的经济研究和写作方法。
有的学者强调中国应该与现代经济学接轨,实际上是仍然坚持主张中国经济学全面现代西方经济学化、否定和抛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毫无疑问,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二、必须纠正两种偏差
克服上述“现代经济学”观点的误导,必须纠正两种偏差:一是在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上,存在片面强调国际化的偏差;二是在经济学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上,存在轻思想重技术甚至玩方法、技巧、模型的偏差。
1. 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国际化和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
什么是学问、思想、理论(包括经济学)的中国化(本土化)?笔者认为,中国化就是符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能有效解决中国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发展。
什么是学问、思想、理论(包括经济学)的国际化?笔者认为,国际化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学习、引进、吸收、跟上国外先进的学问和思想及理论,向国外先进的学问、思想、理论看齐;二是使自己的学问、思想、理论得到国际承认,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学问、思想、理论,向国外宣传,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中国化与国际化是什么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两化”都重要,两者不可偏废。既不能重中国化、轻国际化,也不能重国际化、轻中国化,两者应该并重。只强调中国化,就不能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跟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文明,也不能使本国先进的文明向世界普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只强调国际化,则可能丢掉本国文明的特点和优势,还可能水土不服、损害本国文明,也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只有两者协调并重,才能既保持和发展本国文明的特色和优势,又能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跟上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文明,也能使本国先进的文明向国际普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